地產新聞
今日地產新聞摘要
2025年10月21日
【文匯報】報導,美聯樓價指數連升6周,今年累漲逾3%。美國重啟減息的效應逐步反映,助力香港樓價向上。美聯物業昨表示,「美聯樓價指數」連升6周,最新報131.99點,按周升0.79%,錄得近一年半以來最大的單周升幅,本年至今累計升幅進一步擴大至3.01%,創自去年7月中旬後的15個月新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港島、九龍及新界三區年內樓價均同樣錄升幅。

【大公報】言,瑞銀:明年樓價最樂觀料升5%。瑞銀投資銀行大中華區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梁展嘉於記者會上指出,本港樓價今年全年料將持平,明年或見0至5%的升幅;寫字樓則因供應較多錄得3%至5%的跌幅,惟受惠於資本市場火熱,中環區域率先出現改善。

【東方日報】指,甲廈淨吸納量7年高。空置率按季跌,租賃面積增25%。商業市況回暖,甲級寫字樓租賃表現活躍,代理行最新季度報告顯示,上季全港甲廈淨吸納量約69.2萬方呎,創7年單季新高。相對地,空置率按季明顯下降約0.3個百分點,為2018年第三季以來最大季度跌幅。

【明報】稱,大學擴充,一年多斥50億掃商用物業,總樓面涉50萬呎,萊坊料兩年內最少再買10萬呎。本港近年不斷擴展教育產業,包括增加非本地大學生比例,而市場除對學生宿舍需求大升外,作教學等用途之商用樓面需求亦有所增加,各大學積極在市場上吸納商用樓面。本報統計,單計主要大學自2015年至2025年10年間,已斥近70億元入市,涉約63萬方呎樓面,其中去年6月至今年7月的一年多已錄至少5宗,佔10年內大學入市個案的一半,總額超過50億元,總樓面亦涉逾50萬方呎,分別佔過去10年的73%及79%。業界認為,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提到再增加非本地大學生比例,甚至擴展至直資中小學,估計市場對有關商用樓面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,單計目前仍積極尋覓物業之大學,在未來一至兩年內至少有約10萬方呎的需求,對低迷的商業物業市場有正面支持作用。

【信報】稱,內地客首三季買樓額量破頂,入市個案近萬宗,涉逾941億。內地買家蜂擁入市,豪擲近千億元掃入本港住宅。中原地產數據顯示,今年首三季錄得近一萬宗普通話拼音買家購買私人住宅的登記個案,涉及金額逾941.3億元,無論宗數或金額均創該行約31年有紀錄同期最高。該行預測,全年同類個案有望突破1.2萬宗,勢連續兩年破紀錄。 佔全港一二手成交量23%。

【HK01】報導,上水「蝕讓之城」天巒洋房1850萬沽,兩度蝕讓、共貶值31%。上水「蝕讓之城」天巒又再現蝕讓個案,而且更是「蝕完又蝕」的個案。該屋苑一伙單號洋房以1,850萬元沽出,較原業主4年前買入價帳面貶值約150萬元。若對比2010年買入價2,699萬元,更加累積貶值約31.5%。

【星島日報】曰,屋苑稍回暖罕現高市價成交。受惠減息等一系列利好因素,屋苑交投不僅增加,同時高市價成交個案趨增。長沙灣碧海藍天、元朗YOHO Midtown、將軍澳新都城及荃灣愉景新城等,均錄得高市價約1%至4%成交。業界表示,隨着早前不少筍盤被消化,加上業主議價空間收窄,令到高市價成交增加。
Copyright © Lung Fung Estate Agency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